中農聯合:倡導綠色發展,推行責任關懷
2022-02-08
作者:
魏緒祥
瀏覽量:
山東中農聯合始終堅持“安全第壹、環保優先”的安全環保理念,倡導綠色發展,註重責任關懷,將公司可持續發展作為信條。山東中農聯合全面實施ISO9001、ISO14001、ISO45001管理體系,並相繼取得中國農藥行業HSE認證、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公司認證等相關憑證,為當地責任關懷示範公司。
1 精品安全
1.1 註重研究投入,強化本質安全理念
集團率先創造安全工程實驗室,不斷采用先進設備和技術對集團商品的生產過程進行安全性測試和評估,完美中間體、商品、副商品的精品安全信息,掌握各生產步驟的分解溫度和絕熱溫升,並根據安全測試結果對操作規程進行修訂,對可能產生危險狀態的精品過程,采用改變加熱方式、進行安全聯鎖等方法,實現本質安全。
1.2 加強過程管控,杜絕人為隱患
集團對安全管理制度、應急處置預案等安全文件進行了整體梳理修訂。對《安全生產獎懲管理制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應急救援管理制度》等15項安全管理制度進行了進壹步修訂,對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和重大、較大風險點進行了重新辨識,對管控措施進行了重新梳理,提高了集團安全管理制度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
集團設有專職安全管理機構,配備了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鼓勵員工參加註冊安全工程師考試,目前集團共有註冊安全工程師40多人,占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的56%。主要負責人與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各車間主任均取得安全考核合格憑證,重點監管精品持證上崗。
集團嚴格執行控制指標,加大關鍵控制點自動控制設施的投入。涉及蒸餾、脫溶等具有較大風險的精品過程全部實現了自動調節和安全聯鎖;對危險化學品罐區設置了溫度、壓力、液位實時監控報警系統,並建立了24h視頻監控、泄漏報警及安全聯鎖等自動化設施,實現了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自動化,保證了安全生產。對主要精品過程參數,除設有必要的自動調節系統外,另設有聲光報警和連鎖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重要操作點的閥門遙控切斷系統和安全防控系統,以保護設備和人身安全,DCS自動控制系統投資達3000多萬元。
圖1 DCS控制中心
1.3 進行風險分析,做優風險控制
集團在風險分級的基礎上,按照風險大小、利用資源多少將風險點分解落實到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各分廠、車間負責人,直到基層班組。按規定頻次進行隱患排查,排查出的隱患記入隱患臺帳,督促整改,隱患排查情況、整改情況列入各級各部門和責任人員的安全責任制考核。同時,集團組織技術人員及生產班組對新老商品進行全面的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出具HAZOP分析報告,並進行培訓,為生產過程精品安全提供了保障。
2 汙染防治
2.1 采用綠色精品,加強源頭控制
集團研究中心專門創立環保實驗室,在商品的研究創制階段同時關註環保問題,商品設計、精品研究與環保治理方案同時進行,生產成本與環保消耗同時考慮,盡可能選用綠色原料和綠色精品將汙染物的產生控制在源頭階段。實驗室同時對相關環保設施進行驗證和分析,選擇合理的設施和精品,解決運行中的難點問題。
2.2 實行精細管理,降低汙染總量
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摸索,集團在產排汙階段逐漸形成壹條完美的精細化管理模式,根據車間物料及精品的不同,采用獨立與歸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排汙,優化汙染物組合,便於後續處理。同時,各車間獨立考核,將環保費用納入生產成本計算,鼓勵車間節能減排。
2.3 引進先進設施,鼓勵綜合利用
近年來,集團先後投資4億多元,引進焚燒爐、RTO、MVR、多效蒸發等先進處理設施,不斷優化處理精品,細化處理模式,盡可能的將廢物資源化利用,達到以廢治廢的目的。集團上下深切體會到,只要用心,環保同樣能夠產生效益。
2.4 加強日常管理,做優監督檢查
集團創立獨立的環保管理部門,對集團環保管理及設施運行進行監督檢查,巡查現場管理狀況,確保設施正常運行。集團定期開展LDAR泄露檢測與修復工作,通過先進的揮發性有機物FID便攜式檢測儀器及固定的取樣分析裝置,掌握集團的環保實際情況,提前發現、修復泄露源,減少無組織排放。
3 職業健康與安全
按照勞動法及職業衛生相關要求,集團嚴格執行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相關標準。
3.1 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
集團建立了以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各分管副總共同參與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老總組,形成了老總主抓,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組織老總體系,實行系統化管理。集團內部創立督導小組,對各個方面的工作進行全面督查。切實督導安全生產和檢修過程中職業健康防護工作。進壹步細化職業病防治管理層次,使職責落實到人,做到有據可查,有章可循,明確了工作範圍、內容,落實了責任,為加強集團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打下了良優的基礎。
3.2 貫徹實施職業病防治法,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壹是充分利用班前會、宣傳欄、培訓討論、知識問答等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宣傳職業病防治知識,加大對《職業病防治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就職業病防治、預防、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管理等內容進行了宣傳教育,提高了員工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為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創造了良優的輿論環境和工作環境。二是加強了對各級管理人員、各類操作人員的職業衛生知識的培訓,每位新員工上崗之前必須經過集團、車間、班組3級培訓才能上崗。
3.3 進壹步加強職業病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了職業健康法律法規檔案,並對以往的法律法規檔案更新。根據《中華公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公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創造工程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創造工程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補充完美了《崗位生產操作規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中相關職業衛生要求。通過壹系列紅頭文件,對全集團加強職業健康防護、規範職業衛生管理等工作的詳細規定。
對接觸生產性粉塵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在崗期間健康調查,並對接觸噪聲環境的職工做噪聲防護。
集團加強對上崗前防護用品佩戴、配備檢查工作,並高標準配備個體防護用品,嚴格執行職業衛生管理規定,及時下發職業衛生防護用品。加大職業病監督力度,狠抓職業病防控,對集團基層車間班組落實職業病防治工作情況定期進行監督檢查,並將個人使用防護用品檢查情況納入集團考核。檢查內容主要包括作業場所安全防護設施落實情況和勞動者防護用品的佩戴情況。通過檢查,各車間部門的職業病防治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夠及時督促員工正確配帶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加強職業病防治投入,高溫、半密閉工作場所、存在輕微氣味的區域等,認真落實年度職業衛生監測工作,通過增設通風降溫裝置、現場設施升級改造,以及輔助監測等措施減輕職業危害的發生,使員工生活在健康、清新的環境中。
按照要求不斷完美職業衛生檔案和員工健康檔案,詳細記錄職工身體健康狀況,做到隨到隨查、有需要可對比,為集團進壹步加強職業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數據支撐,嚴格落實員工上崗前、在崗期間及離崗後的職業健康監測工作,對於不適合原工作崗位的員工進行合理調崗。
4 商品監管
4.1 提升集團質量意識
集團每年開展質量月活動。通過現場查看、文件梳理等查找工作問題;通過有獎征文、辯論、懸掛條幅等深化質量意識;通過技能競賽、評優選優等做優人員激勵;通過各種活動使質量意識深入人心,形成人人講質量,人人重質量的良優工作氛圍。
4.2 加強商品管控過程
原輔材料質量管理是基礎,做優質量管理必須從原輔材料抓起。按照體系管理要求,集團每年開展供應商審核,采購部根據審核情況進行供應商分級管理,選擇優的供應商,排除差的供應商。在供應廠家選擇方面盡可能選擇原始生產廠家,定點供應,保證原輔材料的質量穩定性,有效保證了商品質量的穩定性。生產過程是質量控制的關鍵。生產過程的管控必須落到實處。集團擁有壹支優秀的質量控制團隊,從來料檢驗,到中控管理,最後到商品抽檢,每壹個環節都認真對待。整個過程做到流程管理,表單控制,PDCA閉環管理。
4.3 做優商品問題追蹤
集團創立QHSE管理部專門負責質量體系的運行和商品問題的追蹤。商品質量事故發生後,QHSE管理部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質量問題的處理。查找質量問題發生的根源,杜絕同類問題再次發生。
4.4 堅持質量月會制度
認真對待體系的質量月會、內審、外審,保證質量體系的正常運行。利用體系文件規範工作流程,盡可能減少產生質量問題的環節。
4.5 定期組織召開質量協調會
銷售部門、生產計劃部、采購部、研究及生產部門共同進行質量研討,梳理上年的商品生產及質量情況,對下年的質量控制提出建議,最終形成會議報告,指導實際生產。
5 物流安全
集團完美了各項物資管理制度,梳理了各種操作規程,根據集團物資儲存情況制定化學品兼容性矩陣。集團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管理規定,加強現場物料管理要求,禁忌物資嚴禁混放。現場做優安全標識,貨物嚴格按要求擺放,嚴禁占用安全通道。集團根據危險品特性和倉庫條件,配置了相應的消防栓、滅火器、火災報警按鈕等消防設施以及空氣呼吸器、防化服、防毒面具等應急器材。危化品倉庫、罐區建立健全安全設施臺帳,明確責任人員、每月進行壹次專項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消除。
集團加強對物管人員及外來人員的管理,倉庫管理人員和進入倉庫人員應嚴格遵守危化品倉庫各項規章制度,倉庫管理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相關人員進入必須登記,同時審查相關證件和資料。倉庫管理人員應熟悉和掌握所管轄危險化學品的安全信息,嚴格執行各種貨物入庫驗收制度,核對、檢驗進庫物品的規格、質量、數量,索取“壹書壹 簽”,無商品合格證或未經檢驗的危險化學品,不準入庫。物管人員定期清掃庫房,清除雜物,保持庫區通風和整潔衛生。集團嚴格物流區域車輛管理。內部車輛“壹車壹檔”,駕駛人員持證上崗。外部車輛按流程入場,危險品送貨車輛到廠,停放在指定位置,填寫《外來車輛登記表》後,送貨人員憑送貨單到物資管理部原料崗位進行登記,原料崗位管理人員要認真查驗運送貨物清單、《道路運輸證》《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卡》、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同時要查驗駕駛員、押運人的從業資格證件,不符合要求者禁止入廠。集團對共贏的物流集團進行嚴格要求,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保險及事故處理業務。出廠貨物全程跟蹤,危化品貨物隨車攜帶安全技術說明書及安全標簽,貨物到達指定地點後由相關責任人簽署回單,通過釘釘軟件傳回集團。對不遵守規定的物流集團,儲運部門根據考核情況解除合同。
6 社區意識和緊急響應
作為山東省應急管理示範公司,集團紮實開展應急管理工作,圍繞組織機構、應急預案、應急隊伍、應急設施裝備物資、應急制度、宣教培訓六大方面實現動態管理,不斷加強應急管理基礎工作,提升應急處置特別是班組和員工的自防自救業務,提升集團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業務。
2019年國務院頒布了《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應急管理部頒布了《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2020年5月安委會督促安全管理部對集團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進行了修訂,由主要負責人頒布實施。新的應急預案根據組織機構和人員調整情況對應急指揮機構、各應急救援組人員進行了相應調整,並按生產班次設置了應急救援隊。2020年10月聘請消防中介機構對集團消防管理體系、消防專兼職應急人員和消防設施運行等情況進行了安全評估,對評估發現的隱患進行了整改。2020年集團共組織綜合應急預案演練2場、專項應急預案演練16場、現場處置方案演練42場,通過演練驗證了各應急預案的有效性,提升了各應急救援人員的現場處置業務。
同時,為加強公司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基礎工作,強化公司車間班組和壹線崗位人員應急處置技能,鍛煉培養基層壹線應急處置骨幹力量,集團不定期舉辦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技能競賽活動,寓教於樂,切實提高應急救援隊伍的臨場應變業務。
集團建有獨立的消防控制室和消防水池,擁有專職消防員和兼職消防員組成的應急救援隊伍,實行24h在崗值班。集團內部配備消防車、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重型防化服、化學防護服、無火花工具,及各類滅火器具。關鍵裝置設置聲光報警系統、應急廣播、自動泡沫滅火系統。
7 其她社會責任履行情況
堅決執行國家、地方政府和集團聯系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配合落實農藥供應,2020年,在保證實現全員零感染的前提下,集團生產安全穩定運行,切實保障春耕備耕;根據供銷總社《聯系組織開展幫助銷售湖北滯銷農商品的通知》、中農集團《聯系向湖北緊急購買農副商品的通知》精神,向湖北購買茶葉786400元,幫助湖北農商品擺脫困境。
落實中華中國供銷共贏總社局(部)《聯系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落實穩就業舉措的通知》,面對重大疫情和國際形勢,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堅持不減員,同時積極提供就業機會,招聘員工147名。在疫情影響及利潤下滑的情況下,集團克服困難,對員工不減薪、不減福利待遇、不延遲支付薪酬,按時繳納社會保險及意外傷害險,穩定工作崗位,保障員工利益。
集團壹直從事愛心助學事業,出資為當地學校改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條件,贊助學校各項組織活動,資助貧困教職工及學生家庭。集團每年邀請考上大學的職工子弟到集團進行表彰活動,並為她們提供入學獎學金,引導她們感恩父母,回饋社會,並為後續學子樹立榜樣。
8 結 語
中農聯合自創立以來,壹直致力於為人類生產綠色農藥,呵護作物健康,為人類創造佳優生活。公司自覺踐行責任關懷理念,始終將安全、環境、質量和職業健康放在公司發展的第壹位,把責任關懷的具體實施準則落實到運營活動當中。中農聯合註重落實公司主體責任,強化紅線意識、風險意識和責任擔當,以安全文化創造為引領,以完美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生產責任制為基礎,以構建預防控制體系和隱患排查治理為抓手,不斷加強安全管理,現已通過二級安全標準化審核。中農聯合不斷強化環保意識,提高環保治理水平,多年來累計環保投入4億多元,擁有多套固、液、氣廢棄物處理設施,各項汙染物均達標排放。中農聯合不斷改善職工工作生活環境,創造新廠房,購置新設施,采用時時設計理念創造現代化生產車間,落實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辦法,每年組織職工進行職業衛生查體,將職工的工作環境和身體健康放在第壹位。
中農聯合是壹個富有社會責任心的公司,踐行責任關懷理念,集團壹直在前進,永不會止步!
相關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