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合理安全使用技術

2022-03-15


農藥選擇。首先按農作物需要防治的對象選擇適合的農藥品種劑型,優先選擇用量少、毒性低,在商品和環境中殘留量低的品種,同時還要考慮農藥的價格,並註意農藥的包裝質量等。避免選擇高效廣譜、殘留量大的農藥。

適時施藥當農作物的有害生物達到防治指標時,對害蟲應在低齡期或關鍵生育時期,對病害應在始見病害時就時適施藥。主要應考慮有害生物的生長規律和農藥的性能兩個因素,過遲或過早施藥可能造成防治效果不理想,起不到保護作物免受危害的作用避免見蟲就打藥的盲目施藥,可以減少用藥次數,降低成本,減少環境汙染。

按照農藥標簽上的推薦劑量適量用藥,嚴格控制施藥次數、施藥量和安全間隔期。推薦劑量是農業科技人員在大量的田間試驗基礎上確定的,降低用量會影響防治效果,過多的增加用藥量,會造成農藥的浪費或汙染農商品和環境,甚至造成藥害。準確用量還應考慮防治田塊的面積。農藥安全間隔期為最後壹次施藥至作物收獲期時允許的間隔天數,即收獲前禁止使用農藥的日期,大於安全間隔期藥,收獲農商品中的農藥殘留量不會超過規定允許的殘留量,可以保證食用者的安全。

合理選擇施藥方法。農藥使用方法多種多樣,根據防治對象的發生規律、藥劑性質及深加工劑型特點和環境條件的不同,施用方法有:噴霧法、噴粉法、撒施法、熏蒸法、浸種)法、拌土法、毒餌法、土壤處理法、植株藥劑註射法、植株藥劑包紮法。常規的噴粉法僅有10%~20%的藥粉著落在植株表面,噴霧法也僅有25%~50%的藥劑液滴可落在植株上,實際防治靶標生物接觸的藥量還不足1%,因此施藥方法必須依據防治對象和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例如施用顆粒劑、緩釋劑,在噴霧時采用低容量或超低量噴霧,可提高農藥的利用率。施藥時要均勻周到。

做優安全防護工作。各種農藥對人體均會造成壹定的傷害,農藥在使用過程中。要確保安全,防止中毒。合理復配混用農藥。復配混用農藥是解決病蟲抗藥性和增加防治效果,減少用工、降低防治成本的有效途徑,但在復配混用農藥時必須註意下列事項。-是兩種混合用的農藥不能起化學變化。農藥有效成分的化學結構和化學性質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礎,在混合使用時要註意混合後的農藥的有效成分,溶劑、乳化劑等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化學變化,如產生這些變化,有可能導致有效成分分解失效。另外,有效成分的化學變化也可能會產生有害的物質,從而造成藥害。二是田間混用的農藥物理性狀應保持不變。在田間現混現用時,要註意不同成分的物理性狀是否改變。兩種農藥混用後如果產生分層、絮結或出現乳劑破壞,懸浮率降低甚至有結晶析出,就不能使用。三是混用農藥品種要求要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和不同的防治靶標。農藥混用的目的就是要防治不同的對象,以達到擴大防治譜的作用。四是不同種的農藥混用後要達到增效的目的,不能有抵消作用,農商品中的農藥殘留量低於單用藥劑,使防治成本降低。

合理輪換使用農藥。要輪換使用作用機制不同的農藥,防止或減緩有害生物產生抗藥性。由於不同類型或作用機制的農藥,在有害生物上作用位點方式不同,使有害生物的選擇性不同,有害生物難以產生抗藥性或減緩抗藥產生。

選用無公害農藥。所謂無公害農藥就是環境相容性優,對人、畜安全,不汙染農商品的農藥。無公害農藥至少應滿足以下兩方面的條件:壹是具有較優的選擇性,對溫血動物,特別是對人無害;二是在自然界中易受光解和微生物分解,不汙染環境,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高選擇性農藥。

嚴禁使用禁用農藥,限制使用高毒農藥。壹些農藥由於毒性強、易殘留,對農作物商品質量、環境和人們身體健康影響很大,近年來,國家先後發布了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農藥名單,壹定要嚴格執行。